發展數據產業 驅動經濟騰飛
放眼筑城大地,處處數據花開。
從成功獲批全國第一個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到成立全國第一個大數據交易所;從建設全國第一家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到全國第一家塊數據公共平臺;從建設全國第一個政府數據開放示范城市,到全國第一個免費WiFi全覆蓋城市……“十二五”期間,大數據產業騰云而來,激活了貴陽打造發展升級版的一池春水,刻下了大數據發展史上的重要烙印。
如今,站在“十三五”嶄新時空交替的坐標上,貴陽繼續乘勢而上,努力推動大數據產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打造中國數谷,搶占我國大數據發展戰略高地“試驗田”。
從無到有,從先行者到領跑者……在“建成大數據綜合創新試驗區”的目標引領下,在抓鐵有痕的扎實實踐中,未來五年,貴陽大數據產業發展定能譜寫壯美篇章。
全力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圍繞打造大數據全產業鏈,實施全域公共免費WiFi城市二期工程,加快大數據加工清洗產業基地、大數據安全產業基地、大數據軟件園和交通大數據孵化器建設。通過五年努力,大數據全產業鏈不斷完善,大數據及其關聯產業規模總量達到5000億元。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以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為統領,堅持“一城兩帶六核”產業空間布局,全力打造大數據產業和大健康產業、山地旅游和都市現代農業、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三個姊妹篇,大力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推動大數據產業與大健康等各行各業共生共融、創新發展,加快培育產業發展新業態。
——摘自《貴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
云上貴州,數谷貴陽。在地處西南腹地的貴陽,“大數據”已成為高頻熱詞,助推著這座城市搶占國家新一輪發展機遇、實現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
回首過去五年,貴陽市大數據產業從無到有,在全國實現“九個率先”,數據中心服務器達2.5萬臺,呼叫中心坐席突破10萬席,大數據及其關聯產業規模總量近千億元……數據的背后,是貴陽市在大數據領域奮力前行的無聲注腳。
同樣是過去五年,貴陽市成功舉辦全球首個以大數據為主題的博覽會和峰會、在全國率先組建大數據交易所等引領性平臺,獲批創建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實踐的背后,為貴陽市搶抓大數據發展戰略高地積淀了創新要素。
如今,站在“十三五”開局的關鍵當口,貴陽市提出“建成大數據綜合創新試驗區”的宏偉目標,努力在產業發展、標準制定、規則制定等方面為我國大數據發展探索經驗。
目標既定,重在執行。以目標為引領,貴陽市進一步明確了“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推動大數據產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打造中國數谷”的產業發展路徑——
其中,在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方面,貴陽市將引領發展大數據核心產業,重點推動貴陽市大數據交易所發展大數據交易產業,支持中電樂觸、高新翼云等發展數據中心云計算產業,引進和培育大數據軟硬件企業發展大數據加工、大數據應用設計創意服務、大數據安全服務、大數據教學培養研發等大數據核心產業。
突破發展大數據關聯產業,推進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智能端產品制造。培育發展大數據衍生產業,重點培育發展大數據金融產業、大數據現代服務業、大數據農業。
推動“互聯網+”創新改革,建立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互聯網+”產業生態體系,培育形成“互聯網+”新業態,推動“互聯網+”成為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在呼叫中心產業發展方面,貴陽市將積極推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跨界融合,以直復營銷、數據挖掘、大數據分析、電銷網銷等方式實現呼叫中心與大數據產業的深度應用。
圍繞金融保險、電子商務、制造業、政務應用、醫療等領域,建成3-5個呼叫中心產業園區,聚集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大型呼叫中心企業,配套發展呼叫中心實訓業務,創新發展智慧型呼叫中心,健全呼叫中心產業鏈,形成上中下游企業合作鏈。
此外,貴陽市還將把打造大數據和大健康、山地旅游和都市現代農業、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三個姊妹篇”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主戰場,利用大數據手段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不斷提高,推動產業向中高端水平發展。
思路決定出路,行動決定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五年,大數據產業必將作為核心產業領跑貴陽經濟社會持續轉型升級發展,大數據產業“藍海”必將更加引人注目。
市人大代表、觀山湖區委副書記、區長唐矛:
政府搭臺強化服務 讓大數據成為支柱產業
“近年來,貴陽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積極推動大數據項目落地,觀山湖區按照部署,通過建平臺、建中心、建基地,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市人大代表、觀山湖區委副書記、區長唐矛說,到2020年,貴陽市將實現建成大數據綜合創新試驗區的目標,觀山湖區將抓住機遇,讓大數據成為觀山湖區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觀山湖區積極推進大數據研發、設計和孵化,做強產業鏈配套,大數據產業、呼叫服務、電子商務等產業迅速發展,貴陽呼叫中心及服務外包示范基地建成投運,電商產業正快速增長,全區形成大平臺支撐、大物流輻射、多業態發展、高速度增長的良好格局。
唐矛說,要讓大數據產業真正成為觀山湖區的支柱產業,觀山湖區將搶抓機遇、敢于創新,加快大數據產業建設步伐,助推都市功能發展區建設。通過強化頂層設計,觀山湖區將進一步推動大數據產業相關編制發展規劃落實;通過加大工作力度,圍繞優勢龍頭產業招商,形成產業集群,為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應用市場;進一步以數據中心和呼叫中心產業為基礎,大力推進金融、商貿、物流等行業的大數據應用,建設大數據創新創業體系和大數據應用體系,促進大數據服務產業發展,構建大數據全產業鏈。
“此外,從政府角度來講,政府要提供包括產業配套和生活配套在內的優質服務和優惠政策,通過‘包保式’服務構建‘人才促產業、產業聚人才’的格局,強化平臺搭建,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人才需求;從外部環境來講,要進一步解決教育、醫療、治安、‘菜籃子’等與民生相關的問題,為企業入駐提供優良的環境,讓企業家、創客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大數據產業發展中去。”唐矛說。
市人大代表、修文縣委書記蔣志倫:
堅持大數據引領 助推產業發展升級
“當前,貴陽市建設大數據產業、大健康產業、大民生產業、大旅游產業、大文化產業領先領跑,將進一步帶動修文縣各項事業發展,修文縣將以此為契機,大力推動大數據及相關產業發展。”市人大代表、修文縣委書記蔣志倫說。
目前,修文縣正積極發展新醫藥、商貿物流與大數據等產業,進一步研究園區服務外包及呼叫中心工作,產業園區總體綜合實力不斷上升,面向大數據、大數據關聯產品、高科技產業項目等進行招商,有利于形成產業集聚化發展的態勢。
“在打響‘修文獼猴桃’品牌的同時,修文縣同時借助大數據產業發展東風,把大數據思維和理念融入到獼猴桃種植中的每一個園區、每一家農戶和每一個區塊,并將這種思維和理念貫穿到獼猴桃種植的標準、銷售、深加工中,力求使產業在擴大規模的同時,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和層次。”蔣志倫說。
“修文縣在第一、二、三產業中都具有特色,這為大數據的應用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蔣志倫如是說。

下一步,修文縣將進一步將大數據運用到相關產業,以大數據引領大健康產業,以獼猴桃為主推進大數據農業發展,通過促進大數據游客服務中心、數據化的旅游中心建設,推進旅游產業發展,助推產業發展升級,堅持大數據、大文化、大生態、大旅游、大民生的路徑,使大數據產生引領和推動作用,制定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強化大數據知識和運用的培訓、普及。”蔣志倫說。
市政協委員、貴陽市農業委員會農藝師、民盟盟員譙莉萍:
以農村電商為切入點 促進經濟一體化發展
“貴陽市‘十三五’時期要建成大數據綜合創新試驗區,必須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打造大數據全產業鏈。加快我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順理成章也是重要題中之義。”市政協委員、貴陽市農業委員會農藝師、民盟盟員譙莉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2015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在譙莉萍看來,農村電商作為貴陽市大數據產業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積極搶抓全市大數據產業發展機遇,通過農村電商發展和信息化建設,實現“三農”水平的整體提升,并倒逼農業的現代化、規模化建設,促進經濟一體化發展。
譙莉萍認為,2015年,在貴陽市大數據產業如火如荼發展的背景下,農村電商也逐漸成為業內熱詞。以“貴·電商”大數據農業電商平臺為例,該平臺依托“互聯網+農業”、“大數據+電子商務”,集合了貴州山地高效農業特色園區和農產品相關信息,匯聚了淘寶貴州館、京東貴州館等七大電商平臺,不僅實現了農業示范園區要素聚集,而且能利用數據分析引導農戶合力、科學種植,助推黔貨出山。
“但客觀來講,貴陽市目前農村電子商務產業仍然存在信息化發展水平不平衡、產業基礎有待進一步夯實、物流配送體系和金融保障水平有待進一步加強等問題。”譙莉萍表示,接下來,政府應重點關注電商項目政策扶持、農村物流配送等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現代化發展和人才培養輸送等重要環節。
市政協委員、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王志凌:
本地人才需做量 引進人才看產出
作為一名高校老師,市政協委員、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王志凌更關注人才培養問題。經過前期調研和多年觀察,王志凌感慨到,目前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人才,處于極度短缺狀態。
“貴陽市之前沒有大數據產業和人才培養基礎,所以除了高層次人才,可承上啟下的中間人才,技師和普通工程師等普通人才缺口更大。對于大數據產業發展來說,能不能再往前繼續良性的發展,人才是最關鍵的短板,因此培養本地人才迫在眉睫。”王志凌說。
在王志凌看來,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培養本地人才需要同時進行,尤其是做大做多本地的中間層次人才,“一個領軍型人才不可能把自己所有的研發團隊成員帶來,所以就需要能在本地快速、便捷地組建新的團隊,這就需要提升本地人才的數量和質量。”
在引進人才方面,王志凌建議,通過產出的多少對引進人才進行后激勵,減少目前存在的高層次人才為拿資金支持,占用資源的行為。“我們出臺了很多吸引人才激勵人才的政策,但是通過2015年我們對大數據調研的情況來看,一部分外地人才是為了拿到獎勵資金才來到貴陽,而不是落地在貴陽實實在在做研發,創業。所以建議現在評審環節,應該更看重他們創業所產生的實效,根據這個標準進行后激勵。而在創業之處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創業條件,比如免租或者低租金的辦公場地,政策幫助,而不是一次性補助上百萬。”
貴陽技術市場協會會長朱向華:
平臺多向互動提升服務質量
建成大數據產業示范區,各平臺充分發揮作用,為企業和人才提供服務必不可少。對此,貴陽技術市場協會會長朱向華感觸很深。“近兩年貴陽市發展大數據產業,科技服務質量也隨之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和發達地區相比,貴陽市科技服務還是存在一定差距。”
朱向華舉例說,“貴陽市技術經紀人從2000年開始就沒有進行專業培養了,專業的技術經紀人數量增長十分緩慢,根本不能滿足當前的企業需求。”
為此,于2015年中旬成立的貴陽市技術市場協會也在探索新的服務模式。“2016年我們將和北京市技術市場協會合作,學習和借鑒他們成熟的服務模式,同時借助北京技術市場協會的資源對本地技術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升技術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服務質量。”
此外,朱向華還表示,平臺不能孤立發展,要形成多向互動,“就比如貴陽技術市場協會,就會和‘一站一臺’、貴州省火炬青年創業扶持基金會等平臺進行優勢互補,一家企業在不同的平臺上可以找到他們想要的服務。前提是企業資源是內部開放,然后平臺通過分析,找到他們的潛在需求,主動上門服務,這是我們今后需要補充的。”。
貴陽市IT信息技術行業商會會長、貴州宏志數碼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映:
內因+外力 助推本地IT企業擁抱大數據時代
“貴陽發展大數據產業,從理念到實踐探索都符合區域經濟發展業態,且已經邁出了領先可喜的步伐。”貴陽市IT信息技術行業商會會長、貴州宏志數碼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映說,在這股大數據浪潮中,本土IT企業正努力苦練“內功”,期待擁抱新一輪發展機遇,實現轉型升級發展。
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落地應用,而應用又多依賴互聯網工具實現。“這對IT信息技術企業是個絕佳的轉型發展機遇。”楊映告訴記者,在大數據應用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以貴陽市IT行業商會為例,多數企業已開始著力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培養人才,提升技術團隊。同時,積極適應新形勢要求,檢視產業思想和產業結構,從傳統銷售型企業轉型為服務型企業,深入分析并挖掘客戶應用需求點,提供更多精準個性化的定制服務。此外,本土企業還紛紛整合資金、技術團隊、信息、人員團隊等資源,抱團取暖,共同迎接大數據應用發展帶來的大項目、大機遇。
“本土企業苦練‘內功’的同時,客觀地講,我們仍然存在人才、資金以及和先進企業交流不足的短板,一定程度上也面臨對大數據應用需求點信息不對稱的尷尬。”楊映說,為此,希望政府能充分發揮宏觀調控的“外力”,在引進先進技術和知名企業助推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同時,更加關注本土信息化企業的發展,運用政策性手段讓本土企業和引入的優秀資源有機結合,從而帶動和拉升本土企業更好地融入大數據經濟浪潮。
北恩為打造呼叫中心專用耳機的領導品牌不斷努力。
北恩通信耳機凈噪專家
歡迎大家來電咨詢:400-8121-338